首页

冷柔女s视频

时间:2025-05-22 19:23:18 作者:这样吃水果,一口就可能拉肚子!街边水果切隐藏这些风险→ 浏览量:19892

  中新网乌兰察布8月8日电 题:探访草原深处的“红色堡垒”:一条边境线三代护边人

 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

  “边疆稳定不仅是国家的事,也是我们牧民的事,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,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。”在苍茫的四子王旗江岸苏木(苏木相当于乡镇)的边境线上,牧民李日高用一个甲子的坚守,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护边路。

  四子王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境内,总面积2.5万平方公里,是内蒙古19个边境旗县之一。

  在四子王旗104公里的边境线上,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既是这里的牧民,也是配合边境管理部门守边护边的重要力量。

图为护边员在巡线。崔泽锋摄

  李日高:守边护边是精神支柱

  1965年,李日高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四子王旗后,抗起行李奔赴边境地区,加入民兵队伍,成为一名光荣的民兵战士和第一代护边员。

  “那个年代没有摩托车,更没有汽车,巡边主要是骑牲畜,骆驼和马是必不可少的忠实伙伴。”李日高说,日子虽然艰苦,但为国护边是他们那代人的精神支柱,他不觉得孤单。

  十几年的护边生涯,让李日高和牧民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。记忆里,护边员留宿到牧民家里是常有的事,他们还帮着牧民装运粮食、剪羊毛、接羊羔。

  “当时边境线还没有那么多网围栏,牲畜经常在两国之间活动,牲畜可以跨境,但人不能。”李日高回忆,他们发现跨境的牲畜时,都会及时赶至边境线外,避免蒙古国牧民因此产生经济损失。

  长年累月,这一做法得到蒙古国民众和戍边部队的一致认可。

  “后来,我们的牲畜跨境后,对方也会及时送回来,两国牧民有时在赶牲畜时也会碰面,双方挥手示意,表达感激之情。”在李日高看来,虽然语言不通,但牧民的友谊是真诚的。

  由于表现突出,1976年,李日高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  “虽然每天都做着重复的工作,但看到边疆稳定,牧民生活幸福,就觉得很有意义。”今年80岁的李日高说。

图为李向阳向其他护边员讲解边境线情况。崔泽锋摄

  李向阳:让国旗光辉照亮祖国北疆

  在父亲的影响下,李向阳也接过了护边的接力棒。他最喜欢的工作,就是在边境线上绘画国旗。

  2003年,李向阳带着女儿和护边员在边境线上绘制了两面鲜艳的五星红旗。此后,每次巡边,他都会拿出随身携带的油漆,小心翼翼地为国旗描红添色。

  “老一辈守护边疆,年轻一辈在和平环境下发展生产,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。每次见到这两面五星红旗,心里就有一股自豪感。”李向阳说。

  在李向阳的记忆里,父亲护边时条件艰苦,而现在,不仅有了交通工具,执勤点也建起来了。“现在护边条件有了很大改善,蔬菜大棚让我们吃到了绿色新鲜的蔬菜,还配发了衣服和望远镜,这么好的政策,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护边工作。”

  李向阳说,草原上,每一个牧民都是时刻在岗的哨兵,都是一座牢固的“红色堡垒”,无形中填补了军警巡逻管控的盲区和死角,形成一张“疏而不漏”的安全网络。

图为李向阳一家。崔泽锋摄

  李翠青:像父辈一样接续守边

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李日高、李向阳为国守边的精神,感染着他们的后代。

  李向阳的女儿李翠青大学毕业后没有留恋大城市,而是回到家人身边。不管严寒酷暑、风吹雨打,她都和爷爷、父亲一起巡视边境线,把青春和热血奉献在这片土地上。

  江岸苏木地广人稀,常年干旱少雨、风沙肆虐,放眼望去只有连绵起伏的沙丘、戈壁和偶尔出现的骆驼。但这里民风淳朴,发案率很低。李翠青协助边境警官维护辖区的安全和稳定,发挥着边境前沿观察员、信息员、预警员的作用。

  近年来,草原生态逐渐恢复,草原上的动物也逐渐多了起来,偶尔有黄羊等动物越境,李翠青总能及时发现并处理,并将边境的铁丝网加固,排除盗猎等隐患。

  “只要我不离开这里,就要把这份责任担起来,要像界碑一样守好祖国的一草一木,为边境稳定贡献绵薄之力,把父辈们守边护边的精神传承下去。”李翠青说。(完)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从于成龙出生地到初仕地 山西方山赴广西罗城交流廉政文化

张细香正在给猕猴桃树剪枝,她一边忙碌一边对记者说,“这块地原来是荒废的,现在社区带我们来种猕猴桃,每天能有100块钱的工资,我们还是挺满意的。”

“95后”当“猪保姆”?网友:这工作太爽了……

在楚雄,和火把一样夺目的还有当地的彝绣。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历史,具有文化深厚、图案秀丽、构思巧妙、绣工细致、针法活泼、色彩浓郁的独特风格。经过近年来的发展,楚雄彝绣实现从“指尖技艺”到“指尖经济”再到“指尖产业”的转变,成长为亿元级产业,登上北京时装周、上海时装周、纽约时装周、米兰时装周等国内、国际舞台。

第二届“九州中国节·国庆文化日”在日本福冈举办

此外,在“模速空间”一楼展示厅内,作者还注意到一张活动排片表,几乎每天都会有行业活动在此举行,涵盖发布会、专题讲座、行业研讨等,牵头单位不乏亚马逊、阿里云、英特尔等行业龙头。数据显示,空间投用以来,共举办近90场活动,覆盖企业300余家,参与嘉宾累计4万余人次,营造起浓厚的产业氛围。

当街“拦”下省委书记两年后 他们无奈选择住进烂尾楼

大会发布了《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指数(2024)》报告。该报告对中国网络文化产业生态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,为理解中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、趋势和潜力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,对政策制定者、行业参与者和研究人员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该报告还指出了当前网络文化产业生态面临的挑战,包括生产系统结构优化、消费系统效能提升和支持系统牵引力增强等方面,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,以促进网络文化产业生态的持续优化和发展。

更好满足多元化支付需求(财经观)

上海一直积极推动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,赋能实体经济,统筹数据发展和安全,打通数据流通使用的堵点难点,充分挖掘数据要素潜能,以城市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、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,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已超6000亿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